(相关资料图)
人民网厦门12月8日电 (余乃鎏)“今年1—11月,共执结案件5190件,执行到位金额8.24亿元,执行完毕率、实际执行到位率、实际执结率等执行质效考核指标,保持全市基层法院第一”“百名代表、委员共同见证、参与执行105次,参与调解执行案件40件,帮助化解矛盾纠纷64起,协助执行到位金额2803万元”……8日,厦门市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、集美区政协办公室、集美区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集美法院)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“百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见证执行”活动工作成效等有关情况。
发布会介绍,“百名代表、委员见证执行”活动今年4月启动以来,共有103名省、市、区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走进法院、社区、企业、厂房等,现场旁听案件经办法官解答具体案件、参与案件现场和解、配合法官释法明理,充分行使了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等,并取得良好成效。
“专项活动呈现出众多亮点。”集美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庆东介绍,一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覆盖面广、全程跟进执行、深度融合办案,让执行监督更深入;二是活动期间,集美法院广泛征求建议、创新机制建设,着力让执行工作更规范;三是三部门积极搭建桥梁,提升公信,有效助力基层治理更优化。
其中,百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共同见证、参与执行的105件执行案件,是集美法院2022年在办及新收案件,并从监督执行案件总库中选择而出,呈现“社会影响力大、群众关注度高、纠纷类别多样化”的典型特点,共涉及买卖合同、借款合同、劳动争议、建设工程、物权保护、租赁合同、追索权、罚金、婚姻家庭纠纷等27种案件类型,其中前三者占见证案件总数约一半。
同时,专项活动按照“一人至少见证一案”标准,采取“嵌入式”监督形式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们跟进财产拍卖、案款发放等流程节点,了解案件执行全过程;改变以往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仅参与见证专项执行行动的方式,让代表、委员参与到执行案件调解、信访案件化解等工作中,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群众基础,助力化解执行难。
活动期间,集美法院注重征求评议意见,通过设计发放案件评议表、跟案执行意见建议卡、调研问卷、建立监督联络群、召开座谈会、开展执行开放日等多渠道,累计收集代表、委员各类意见建议52条,办案人员线上线下反馈答疑70余次,及时落实改进。
不仅如此,为推进活动顺利进展,集美法院实行一名执行法官对接十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执行跟案模式,各执行法官建立对接微信工作群,及时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推送案件清单、发布案件简介等;每周召开执行团队工作例会,加强意见建议分析研判,聚焦优化营商环境、智慧执行、拒执犯罪打击、普法宣传等代表、委员关注度高的五个方面,形成重点攻坚清单,创新“自动履行正向激励”“三减量执源治理”等举措机制。
发布会当天,集美法院还发布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见证、参与执行的6起典型案件,介绍了各案件的基本案情、处理结果、典型意义,以及各自执行亮点特征,如涉及善意执行、灵活执行、执源治理等。
“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参与、见证执行,是集美法院规范执行活动、促进执行工作提质增效的一大举措。”集美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专项活动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一方面作为“见证者”,跟进并现场见证案件执行,发挥其公信力、影响力,引导当事人及群众理解执行、支持执行,助力执行公信力提升;一方面作为“调解者”,发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沟通优势,通过旁听案件办理、参与现场和解、配合法官释法说理等方式,为化解执行难提供新的思路,提升执行效率及效果。此外,他们来自多个行业领域,作为“普法者”,通过跟案执行的经历,向行业企业、人民群众宣传法院执行工作,助力诚信社会建设,宣讲法律知识、行业法律风险点,减少和预防矛盾纠纷发生,助力基层治理。
接下来,集美法院将以此次专项活动为契机,针对活动相关成果、不足之处进行认真研讨、分析总结,加强建章立制,常态化推进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见证执行工作,继续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公信力、影响力,规范执行工作,促进阳光执行、公开执行,提升执行质效,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。